玫瑰疹(一)
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彭純芝
幼兒玫瑰疹是一歲左右小孩常見的感染的疾病,較好發於晚春及晚秋季節;發病時會突然發高燒三至五天,並出現厭食、焦躁不安等現象,高燒退去後會出現疹子,但通常不須用藥治療,等紅疹自行消失即可
也許,有許多家長對於所謂「玫瑰疹」會感到相當陌生;其實它是一項常見的感染性疾病;相當於麻疹、德國麻疹等家喻戶曉的名詞,而「幼兒玫瑰疹」就顯得較沒有知名度了。當醫師碰到這類小病號時,其實心裡是蠻高興的,因為就像他美麗的名字「玫瑰」一樣,雖然帶有刺,但卻不太傷人。玫瑰疹雖然會讓小孩子有發燒現象,但不會帶給小孩不良的影響,且病後不留痕跡,也很少有後遺症發生;如果每個小孩都要生一次病,那麼得玫瑰疹的小孩也許是最幸運的了。
1.主要好發年齡和症狀
在秋末冬初的時候,常可發現許多嬰幼兒身上出現密密麻麻的小紅疹,而且還有持續發燒、腹瀉、食慾不表的情形,然而到醫院經醫師診斷之後,大多是感染了所謂的玫瑰疹,其實家長們也不必太過於恐慌。玫瑰疹一年四季皆可以感染,不過比較起來以晚春以及晚秋兩季最為多見;多發生在五、六個月大至一歲左右的嬰幼兒,而三歲以內的兒童也會常見到。雖然也有年紀更大的孩童在這季節罹患此感染病,不過只能說是少數中的特例;一般而言,玫瑰疹的潛伏期通常是七至十七天。
幼兒玫瑰疹的病源大多數是由一種叫「人類庖疹病毒第六型(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)」的病毒傳染而來;如同許多的疾病一樣,它可以經由空氣、飛沫等傳染途徑,而在密閉的空間內是很容易被感染到的。被感染的小病人,在潛伏期之後,會無緣無故、突然地發燒三至四天,而且體溫常會高達39度,甚至40度;幸運的是,即使如此高燒不斷,小寶寶並不會因此而有病懨懨的情形,精神、活動力也不致於太差,且一般不會有流鼻水、咳嗽、結膜炎等現象產生。
但是通常三至四天退燒之後,全身開始出現分開不成片的小紅疹子,呈現玫瑰樣的粉紅色;疹子大多自身體開始出現,手、頸部、臉、腳接著也會長,有時候滿臉長得像個大花臉。偶爾,門診中會遇到心急如焚的家長,二更半夜抱著全身長滿疹子的寶貝前來急診就醫;然而醫師總會很放心的安慰父母說:「放心吧!出了疹子、退了燒就會沒事了。」確實如此,玫瑰疹在出疹的同時,幾乎也會退燒了,而疹子在三天內會逐漸消失,不但不會脫屑且不留下任何疤痕,可說是「來無影、去無蹤」,病程就此過去。
2.可能併發症和注意事項
大部份的小病號其實都沒有什麼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,偶爾有些小寶寶會有食慾不振、哭鬧不安、要人抱的情形出現,等醫師做完身體檢查後多無異常發現;有時也會見到有些嬰幼兒出現上眼皮浮腫、前囟門膨出、或是淋巴腺腫大等情況。嬰幼兒在未出疹子之前,若是有「前囟門膨出、哭鬧不安」,常讓醫師擔心是否為腦膜炎,此時小寶寶若無任何不舒服,醫師可能會請家長注意孩子身上是否會出現疹子;若小寶寶看起來較呈現病容,或家屬過於擔心,可能就要小心是否有腦膜炎了。
大部份的小病人在發病期間可以說都是很好的,並沒有任何併發症情形產生,若是出現併發症,最常見的就是痙攣的發作,也就是出現抽痙的現象;這類痙攣發作大多數是屬於熱性痙攣,和體溫之急速上升有密切關係。這種熱痙攣也不是玫瑰疹特有的,因為許多會造成發燒的疾病也都會造成熱痙攣,一般來說,熱痙姅大多是六個月至五歲大的孩童身上出現;發作的時候,小寶寶會手腳抽動、眼睛上吊,有時嘴唇的顏色會呈現發黑的現象,持續的現象多在5分鐘之內。
但是家長們也無須過於擔心,因為這類熱痙攣一般都是良性的,預後的情形很好;不過對於家長們而言,小寶寶在發作當時的表現,可能會很嚇人;除了熱痙攣的併發症之外,對於感染到玫瑰疹的小病人,只有極少數的特例,才會有腦部和肝病變的情況產生。其實玫瑰疹是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治療,一般只要症狀治療即可,大多數只需要準備一些退燒藥就可以了;若是有熱痙攣病史的小病人,當感染到了玫瑰疹時,家長可以為孩子預防一些抽痙的藥物來作準備一下。
3.稍加留意聽從醫師建議
只要得過一次玫瑰疹的嬰幼兒,通常都可以獲得終生免疫,偶爾會二次發作,可是玫瑰疹多為良性的。不過,有許多病毒感染,也會產生類似的病毒疹,只是發燒的長短病程不同,疹子也會稍有不同;許多病毒疹,也沒有特定的名稱,不像麻疹、德國麻疹,廣為大家所熟知。不管如何,大多數的病毒疹都是屬於良性的,家長們不用太過於恐慌,也無需過於擔心;而所謂幼兒玫瑰疹是一歲左右的嬰幼兒,較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,一般在高燒三天之後都會出一些密密麻麻的小紅疹子,疹子消退之後是不會留下痕跡。
此外,在整個病程中,小病號看起來大致良好,頂多出現食慾不振、愛哭鬧,但是孩子的活動力是不會受到影響的,作家長的不必驚慌。除須聽從醫師的建議,稍加留意外,也要注意幼兒是否有熱性痙,姅千萬不要給幼兒任意服用藥物,只要送醫診治即可。
其他參考
易被誤認為感冒的玫瑰疹
持續莫名高燒- 玫瑰疹悄報到
留言列表